ADHD問題看這裡

打開
關閉

藥物治療相關問題

  • A1

    完全不會有成癮的問題,除非藥物濫用,像是小朋友或家長為了成績好而多吃藥,或是將藥分給非過動的小孩吃,才會有成癮的狀況,但在門診幾乎不會發生,常見的只有不按時吃藥,很少有多吃藥的情形。儘管真有案例也大多發生在國高中生,為了追求課業進步,才會上癮,但這種上癮屬於心理因素,而非身體依賴,不像抽菸成癮那種身體依賴。

  • A2

    數十年來的研究證明中樞神經活化劑在治療ADHD安全又有效,目前沒有證據指出治療使用之Methylphenidate會出現生理依賴性或戒斷症候群。研究也指出接受適當的藥物治療的ADHD患者,發生藥物/毒物濫用的機率遠低於沒有接受適當藥物治療的ADHD患者。
    治療ADHD的藥物是否會影響孩童的發育
    (凱旋醫院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林正岳、許恆嘉醫師)
    最新的研究顯示,孩童最終的身高不會受到藥物的影響,而體重受到藥物的影響也很有限,不過這需要考量孩子對藥物反應的個別差異,並提醒醫師注意孩子體重的變化是否對健康有影響。因此「藥物假期」(只有在上學的日子才服藥,週末假日及寒暑假則停藥)並非對每個個案來說都是必要的。

  • A3

    (台大醫院 高淑芬醫師)
    有20-30 %的孩子在服用MPH(專思達或利他能類)後有減少食慾的情形,大部分在兩個月到三個月後會漸漸改善。若持續影響食慾,可能會影響體重的增加,但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會影響身高,長期研究中並沒有發現這群孩子的身高會比較矮,報章過度偏頗報導某大陸個案,引起家長恐慌,因而讓孩子無法持續治療,殊為可惜。針對吃藥而有食慾減少的孩子,可以下列方式改善︰
    1.藥物跟著食物一起吃。
    2.將晚餐時間往後延,等到孩子肚子餓時再進食。
    在孩子胃口好食量多的情況下,整天總進食量也夠的話,對體重影響就不大。

     

  • A4

    ADHD影響的腦部區域為前額葉皮質、基底核和小腦,這些區域都富含影響ADHD「神經傳導物質」的特定化學物質—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會幫助我們調節思想、情緒和行為,如衝動、注意力和過動。國內治療ADHD的中樞神經活化藥物主要為 Methylphenidate,MPH(短效型—利他能、長效型—專思達),協助腦中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保持平衡,將化學溝通程序改善到比較正常的程度。

  • A5

    過去短效型藥劑因藥物血中濃度不定,約有25-30%的副作用機會,但目前的長效型藥劑因藥效較長且血中濃度較穩定,副作用機會改善到只剩7%,副作用並不常見,但若還有胃口變差、頭痛、失眠等問題,可透過劑量改變或服藥次數來改善。要特別注意,有心臟疾病或癲癇的患者要告知醫師,依指示服藥。

  • A6

    (凱旋醫院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林正岳、許恆嘉醫師)
    各種藥物的副作用簡單來說可以分為較常發生以及不常發生或極少發生等情形,而副作用的產生以及嚴重程度通常和劑量有關,以過動症藥物最常見的中樞神經興奮劑來說,較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食慾減退、頭痛、胃痛、失眠、輕微的血壓上升等現象,有少數甚至可能出現類抽搐症情形,但大多數停藥或調整藥物劑量後就消失了,為免造成照顧的疑慮及擔心,開始藥物治療前請務必與醫師做詳細的討論,並定期帶小孩回門診追蹤,當然若您的孩子曾經有藥物過敏史也請務必提出。

  • A7

    依照每個小朋友的體質不同,常見的副作用有食慾不振、失眠、頭痛、噁心、腹痛、心悸、胸悶等,一般來說,腸胃不適與頭痛的副作用可能在服藥後數天消失,若未消失,可透過調整劑量和調整用藥時間來減緩副作用的產生。
    在調整劑量或劑型方面,建議可以考慮將藥物劑量調低並觀察療效,或可將短效藥換成長效藥,因為長效型的藥物採用上升型血中濃度的設計,透過緩慢的釋放藥效,可避免藥物在血中的濃度忽高忽低的狀況,副作用可能會比較少。長效型藥物因為藥效持續超過八小時,因此也可能午餐食慾下降及午睡無法入眠,建議權衡療效與副作用的耐受度,再考慮進行是否進行藥物調整。
    在調整使用時間方面,如果孩子服藥後午睡有睡不著的狀況,而學校無法允許孩子不午睡,早上時可提前服用短效型藥物,預期中午藥效減退,或可減緩孩子午睡失眠的狀況;晚上若有失眠的狀況,也可藉由提早傍晚用藥或晚上不服藥,來避免失眠的情況的發生。
    若孩子有心臟相關的疾病或癲癇,在服用中樞神經活化劑時,應與醫師詳細討論,並依指示服用藥物。

     

  • A8

    一般來說看完門診後都要回診,回診時就可跟醫生說明副作用及藥物反應的狀況。畢竟任何藥物都有體質不合出現副作用的現象,因此用藥後的確可能出現幻覺等副作用,但這樣的個案數非常少,在台灣幾乎沒有發生過,即使有極少數的個案,也不能將它當作定律來看待這個藥物。另一種狀況是身體對副作用的耐受度問題,若用藥時用時停,會導致體內血中濃度不穩定,身體對副作用的適應力就會降低。
    即使藥物治療真的有效,我的小孩一定得用藥嗎?
    (凱旋醫院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林正岳、許恆嘉醫師)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是每一個診斷為過動症的兒童就一定要服藥,通常四歲以下的兒童是不建議用藥的,而且還要考量到不同亞型的過動症對於藥物治療的反應及藥物對孩童的副作用、孩童是否還有其他的精神病症…等等許多因素。

  • A9

    有些父母及少數醫護人員相信ADHD藥物只需要上學的日子吃就好,但事實上,大多數ADHD專家強烈建議每天服藥以確保症狀能夠持續緩解,並且讓ADHD小朋友和家人擁有最佳的生活品質,當停止服用藥物時,藥效無法持續幫助改善ADHD的症狀。

  • A10

    (高雄長庚醫院 湯金樹醫師)
    一般在確定診斷之後,評估這個孩子需要藉由藥物來協助的時候,通常建議使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然後再停下來觀察他在家裡和學校的情形來決定。有人認為百分之八十仍然持續需要用藥物到青少年的階段,而百分之五十的成人需要藥物的協助。然而這個別差異很大,最好還是和醫師討論比較好。是不是對藥物有反應就表示他就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嗎?其實不然。不管他是不是過動症,利他能都可以使人更能專心,集中注意力。過動症的診斷決不是用藥物的反應來決定。但是如果對利他能的反應不好或是副作用很明顯的話,臨床上才考慮使用其他不同的藥物來治療。

  • A11

    隨著孩子年紀增長,體重隨之增加外,用藥劑量也必須隨之調整。另外,由於每次開學,孩子都必須從假期中調整成上學的模式,對一般的孩子而言都需要一段調適期來適應,更何況是ADHD的小朋友,或許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協助您的孩子:
    1.注意您的孩子是不是開學時沒有收心完全,導致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的症狀變得明顯。
    2.注意您的孩子是不是開學時也順便換了班級或老師,一時調適不過來或在測試老師的底線,而導致症狀浮現。
    3.可透過觀察發現孩子的興趣,順應孩子的興趣;或是透過戶外活動抒發孩子過多的精力,都可讓症狀較為穩定。
    4.當ADHD小朋友犯錯時,與其用禁足、罰抄作業的處罰方式,不如利用「正強化」的方式,例如請小朋友出公差、作服務性工作,不僅可發洩孩子過多的精力,也可讓小朋友獲得老師和同學的讚美,讓他們可以更快樂的上學。

  • A12

    是否可停藥或需服藥多久因人而異,因此最好是經醫生專業診斷後,再決定是否停藥或改變藥量,即使決定停藥也要繼續回診追蹤。用藥並非要讓小孩終身吃藥,而是讓他在藥物控制下,搭配行為治療,養成好習慣,具備自制能力,使將來有機會不用吃藥。理論上,18歲後症狀會明顯改善,但少數成人還是有殘留症狀,因此配合醫生作後續追蹤是有必要的。

  • A13

    (高雄長庚醫院 湯金樹醫師)
    藥物的作用絕不是萬靈丹,所以光靠藥物是無法完全解決孩子的問題。例如孩子的社交技巧和情緒的控制,所以學校教育的配合,老師適合的教導,為人父母在教養態度的調整,對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問題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只有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要有充分的瞭解,如此才能勝任帶過動兒的問題。

  • A14

    目前醫師治療ADHD的第一選擇用藥是methylphenidate,此藥物已被研究使用超過三十年以上,證實是安全且有效的,過去的methylphenidate作用時間約3-4小時,屬短效型藥劑,而目前有一種新型的methylphenidate長效型緩釋製劑(在台灣稱為Concerta專思達),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及台灣衛生署核准,也被納入了健保給付。該製劑使用智慧型藥物傳輸系統,稱為OROS劑型,此膠囊外表由粉狀methylphenidate包裹,吞下後,表面的methylphenidate會馬上溶解,被胃腸吸收而立刻發揮藥效,之後膠囊會慢慢吸收水分,持續逐漸釋放內含的methylphenidate,使藥效能持續12個小時,因此一天只需服用一錠即可。長效型緩釋製劑可解決孩子在校服藥的不方便性及隱私性問題,家長也能確保孩子早上服藥後可一整天在校內維持良好的學習力及人際互動。此外,該製劑具緩釋上升型血中濃度設計,可避免短效型藥物血中濃度忽高忽低的現象,對小孩胃口減少的影響較小。
    藥物治療已證實確有療效,十個有七個一定可改善症狀,若合併行為治療可達最佳療效,而藥物治療的目的在於,透過調節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來降低孩童的活動量、集中注意力、靜下心學習、減少衝突、改善人際關係。

     

  • A15

    大約三歲就可看出小孩是否有ADHD的症狀,但基本上六歲以下的小孩若有症狀,會先在早療門診作行為治療,除非學習特別遲緩或行為上有危險,才會給予藥物治療,因為一方面不建議小孩這麼小就開始用藥,另一方面目前也沒有充足的研究報告證明六歲以下用藥的療效。

  • A16

    1.成份相同:皆為中樞神經興奮劑Methylphenidate
    2.效果相同:刺激腦部化學物質的分泌,藉以改善ADHD症狀。
    3.時效不同:Ritalin為短效型藥劑(約四小時),通常一天服用二至三次;Concerta則是長效型藥劑(約十二小時),一天服用一次。
    4.副作用不同:Ritalin藥效短、釋放速度快,產生的副作用較明顯(如:神情呆滯、心悸、嘔吐等);Concerta是一種延長釋放劑型,藥性較緩和,且不像Ritalin一天需服用多次,血中濃度會呈現忽高忽低變化,因此副作用較少。
    5.方便性/隱私性不同:Ritalin一天服用多次,幾乎都得在外服藥,很難保有隱私性;Concerta每天出門前服用一次即可,容易保有隱私性。
    Ritalin的適用對象:
    1.沒有長效需求的人
    2.方便分次吃藥且不會經常忘記的人
    3.對Ritalin的副作用能夠適應的人
    Concerta的適用對象:
    1.有長效需求的人
    2.經常忘記吃藥或分次吃藥不方便的人
    3.無法適應Ritalin的副作用,改服Concerta獲得改善的人

  • A17

    (高雄長庚醫院 湯金樹醫師)
    如何建立孩子的順從性很重要,臨床上我們常看到孩子的反抗而拒絕吃藥。孩子可能因為害怕自己生病或和別人不一樣,所以不願配合。因此適宜的告知讓孩子能夠接受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小朋友不肯吃藥,通常我會這樣教孩子去想。例如:「我們坐火車的時候,如果車子的速度太快,我就沒有辦法把外面的事物看的清楚。而且如果火車的速度太快,很容易就會超速闖禍。你的頭腦反應很快,但是太快了,就沒有辦法把老師或爸爸媽媽要告訴你的話聽清楚。所以這個藥是幫助你,可以讓火車的速度慢下來,好好的觀察外面的世界。」或者告訴他:「就好像湯醫師帶眼鏡一樣。我覺得不太舒服。可是如果我不帶眼鏡的話,我根本無法看清楚外面的世界。所以這藥物可以幫忙你變得更懂事更聰明。」告訴他:「你看!你很幸運有藥物可以幫忙解決你的問題。例如我們可以交到好朋友,在學校的功課也可以變好。」讓孩子能夠接受服藥的重要性,可避免孩子偷藏藥或花很多時間在催促孩子吃藥。

  • A18

    (高雄長庚醫院 湯金樹醫師)
    當然藥物不可能去改變孩子的智商,因為那在遺傳的時候就註定孩子是否聰明。然而藥物可以促進學習的準確性,因此考試的成績更能表現出他應有的實力。但是如果我們只是歸功於藥物的作用,而忽略孩子本身的努力,會使孩子覺得自己不好。藥物可以使我們要教導孩子的東西,讓他更容易吸收接受,更容易使他得到獎勵的機會。然而藥物只是使這些改變變得可能,所以如何協助孩子覺得自己很好,需要父母和老師盡量多鼓勵和接納孩子,而不只是鼓勵藥物。
    藥物的使用最主要在協助孩子的學習,所以如果週休或寒暑假的時候,也可以把藥物停下來,觀察孩子的行為。孩子使用藥物一定要規則的檢查。例如你停止給孩子使用,重新再開始使用或劑量改變,這些最好都要告訴醫師或老師孩子的表現情形。

  • A19

    (台北榮總藥物諮詢)
    一般多為Tic症狀,發生率約為7~8%(micromedex)、病程進展到妥瑞氏症的較少,機率低於0.01%(廠商仿單)。